“呵呵,真好,这个市场真大,咱铁力农民的粮食,在这里动动手指,就能卖全国。”铁力市年丰乡爱民村农民,44岁的张洪海,一边摆弄手机,一边打着他自己的“小九九”。
“刚开始家里人还不满意,整天说我,四十多岁的人了,没个正事,整天摆弄个手机,能当饭吃呀!”一提起前一段时间,家里人的不理解,张洪海就忍不住嘿嘿笑起来,“咋不能当饭吃,我的淘宝网店和微店,刚开张一个多月,就卖出六吨多。”
一级跳:办厂
说起张洪海,在铁力市年丰乡这一片儿,可有名了,他是大家伙儿公认的致富能人,他带着60多户农户抱团组建的鲜山水现代农民农机合作社,打出了自己的有机大米品牌“伊铁金海粮”,认识他的人都服他,都说“这小子,行!”
张洪海19岁的时候,开始务农,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,对土地有着一种天然的热爱。在家乡的这片耕地上摸爬滚打二十多年,始终琢磨着不能像父辈那么干,得有自己的活法,在农业上闯出一条自己这辈儿人的路子。他始终觉得,家乡这方青山绿水,造就的农产品,是最富有竞争力的,天然、生态、绿色、有机这样的概念,就像是一直在他心中孕育。
2003年,他搞起了自己的水稻加工厂,延长了自己的产业链条,把加工环节的利润,装到了自己的口袋里。
二级跳:办合作社
2010年的时候,铁力市农业局同志在一次深入他家里帮扶的时候,引导他走合作发展之路,“他们跟我说了好多合作社的事,句句说到我心坎里了,我一直琢磨,怎么能再做大一点,可是自己的力量总觉得不够用,他们的一番话,让我的心里一下子敞亮了,众人拾柴火焰高,这个老理儿我怎么没想起来……”
既然是好事,说干就干,一串联,有15户农民愿意加入,于是大伙儿就开始张罗起来,铁力市鲜山水现代农民农机合作社开张了。到2015年,合作社的成员已经发展到60多户,集约的水田已经达到330多公顷,有机水稻田66公顷。张洪海算了一笔账,去年合作社66公顷的有机水稻,每公顷出产有机大米4500公斤,产量上比普通大米少了1/3,但是每公斤有机大米的价格比普通大米多出4元钱,总体效益也比普通水稻种植要高出近一倍。合作社里的其他60多户成员,和张洪海一样,都尝到了有机水稻的甜头,积极性更高了,“今年再增加30公顷。”
三级跳:互联网+有机农业
有机大米种出来了,要想卖得好,还不能只走传统销售的老路,怎么才能打开更大的市场?就在这个发展瓶颈显现的时候,铁力市相关部门的援助之手,又伸了出来。
“去年铁力市领导领着我们到外地学习了一圈,可开了眼了,网络真是个好东西,咱农民也能在这上面大有作为,这网上的市场太大了。”就这样,在他发展的又一个节点,铁力市相关部门,各方发力,把张洪海挂到了网上。
“去年学习回来,电商办帮我找到了一个电商服务公司,我把网上营销的业务全部委托给‘金海粮品牌集市店’的微店,淘宝网店一起上线。”,订单从无到有,越来越多,都是终端消费者,回头客也越来越多,“东西好不好,消费者最有发言权,咱的回头客,自己吃好了,不但又来咱的店里订购,还在朋友圈里一传十、十传百,网上的口碑越来越大。”
“现在电商又帮联系好了一个电子商务运营企业,搞有机水稻生产的实时物联网监控,让消费者远在千里之外也能全天候监看到生产的每一个细节。到底是不是真的不用农药、化肥,是不是真的全程有机化,一目了然。”
“今年我们还得添置一些大型农机具,已经准备出200万,根据政策国家还能匹配300万,也就是500万的农机具用不了多久就会来到咱的合作社,到那时更是如虎添翼。”
人勤地不懒,勤奋聪明的张洪海带着合作社的伙计们,又迎来了一个充满希望年头儿……
本文出自:www.eccz.net
上一篇:让数据多“奔跑” 使群众更满意——山东省威海市依靠“互联网+”社保业务实现全市通办
下一篇:互联网大数据周报:大数据择时看空,建议关注有色金属、食品饮料等行业
|